
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眾多國內企業(yè)舉步維艱。西方國家經濟的不景氣,海外訂單大量流失,匯率的巨大波動,國內企業(yè)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中信泰富、東航、深南電等衍生品合約的虧損,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中國企業(yè)有必要建立一套符合企業(yè)自身發(fā)展的,適應時代的外匯風險管理制度,預見性管理外匯敞口。
一、 外匯風險的定義
外匯風險是指一個國際企業(yè)組織在它的經營活動過程、結果、預期經營收益中,只要存在不同幣種的收入和支出,都存在著由于外匯匯率變化而引起的外匯風險。外匯風險主要分三種:交易風險、折算風險和經濟風險。交易風險是已簽約后的風險,折算風險是事后風險,而經濟風險是未簽約時的風險。
(一)交易風險
當企業(yè)以契約如銷售采購合同的形式與交易方之間形成了義務、責任的時候,并且契約是以非計帳貨幣計價的時候,交易風險隨即產生。表現形式可以包括:各種形式的應收款、應付款,已確定的未來的資金流入或流出。
(二)換算風險
根據會計準則,在每年會計年度結算時,公司必須編列合并會計報表,如果有公司在海外的話,就可能承受換算風險。
(三)營運風險
營運風險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兩國經濟因素的相對變化而引起實質匯率變化,進而影響到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情勢。
二、 外匯風險敞口
外匯敞口風險的管理流程包括外匯風險敞口從定義、識別,到計量、交易處理、績效評估和報告,以及再評估的全部過程。風險敞口指跨國公司在從事外匯存貸款、外幣兌換、結匯售匯、外幣有價證券的發(fā)行與買賣等影響資產負債的業(yè)務時形成的即、遠期外匯暴露頭寸,即經營中外幣資產大于或小于外幣負債的部分。
(一)外匯風險敞口測算
外匯資產(或負債)由于匯率變動而可能出現增值和減值,這種增值和減值可能自然抵消或被某種措施人為沖銷,其中無法自然抵消也沒有被人為沖銷的外匯資產(或負債)就暴露在匯率變動的風險中,形成匯率風險敞口。對于總凈額外匯敞口的計量,通常采用凈匯總敞口、總匯總敞口、匯總短敞口三種計量方法。
風險敞口根據公司自身的業(yè)務和偏好又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自留敞口,自留敞口是指公司根據業(yè)務需要和自身偏好愿意承擔匯率風險的敞口部分,這部分敞口不需要進行對沖;一個是對沖敞口,需要通過風險對沖手段來對沖的敞口部分。
(二)外匯敞口風險計量
1、 風險價值
VaR是在一定置信水平下和一定目標期間內,預期的最大損失,通
過估算相關市場因子的損益波動,來獲得資產組合分布的近似估計,描述了在一定目標期間內收益和損失的預期分布的分位數。
2、 壓力測試
壓力測試是估算突發(fā)的小概率事件等極端不利情況,以及可能對其造成的潛在損失。主要采用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法進行模擬和估計。
3、 回溯算法
驗證計量方法和模型的可靠性。
三、 外匯風險管理的措施
(一)交易風險指在用外幣進行計價收付的交易中,企業(yè)因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1、 商業(yè)方法
(1)選擇有利的合同貨幣
進出口時侯爭取使用本幣。出口、貸款使用硬幣,進口、借款使用軟幣。
(2)加列合同條款
包括加列貨幣保值條款、加列黃金保值條款、加列特別提款(SDR)保值條款、加列軟硬搭配的多種貨幣保值條款等。
(3調整價格和利率
明確規(guī)定計價貨幣與另一種貨幣的匯率,到付款時,該匯率如有變動,則按比例調整合同價格。
(4)提前或延期結匯
提前收付或延遲收付策略。
(5)平衡法
平衡法實質在于內部交易的對沖,指在同一時期內,創(chuàng)造一個與存在風險相同貨幣、相同金額、相同期限的資金反方向流動。
2、金融法:
(1)衍生品交易
當內部對沖后剩下的外匯敞口超過自留敞口的時侯,可以采用在金融市場上進行衍生品交易等形式進行對沖。
(2)保險
保險是指經濟主體向有關保險公司投保匯率變動險,保險公司通常根據不同貨幣的風險程度規(guī)定匯率波動的賠償幅度,在規(guī)定幅度內因匯率變動而蒙受的損失給予賠償。
(3)貿易融資法
貿易融資法包括很多種,其中有外幣票據貼現、出口信貸、買方信貸、賣方信貸、保理業(yè)務和對銷貿易等。
(二)折算風險
指跨國公司根據公認的會計準則,在會計年末將其海外子公司或其他附屬機構以外幣記帳的財務報表合并到母公司或總公司以本幣記帳的財務報表中時,由于匯率變動導致帳面上的外匯損益的可能性??煞譃槿笨诜ê徒灰妆V捣?。
(三)經濟風險
指因為兩國經濟因素的相對變化而引起實質匯率變化,進而影響到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情勢。而本地化和經營融資多樣化可以一定程序上規(guī)避經濟風險。
外匯風險管理平臺的建立要加大信息化的步伐和建設,居安思危才是企業(yè)穩(wěn)步經營的長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