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企業(yè)會計是以單個企業(yè)作為會計主體,計量和反映單個企業(yè)的資金運動。而企業(yè)集團則是以少數大企業(yè)為核心,以一批具有共同利益且受這個中心不同程度控制和影響的企業(yè)作為外圍,主要通過產權聯合方式構建的、特殊的經濟聯合體。
企業(yè)集團的價值運動方式較單個企業(yè)的資金運動要復雜得多,企業(yè)集團會計不但有自己的獨特的會計主體和會計對象,而且還存在會計模式的選擇問題。而單個企業(yè)的會計處理則不存在會計模式的選擇問題。
一、企業(yè)集團會計的主體
根據企業(yè)集團內部產權關聯度的不同可將企業(yè)集團分為三個組織層次:核心層、控股層、關聯層。
1.核心層。企業(yè)集團的核心層就是企業(yè)集團內部發(fā)揮核心作用的集團公司,即母公司。核心層一般是一個規(guī)模較大的企業(yè),具有法人資格。集團公司內部可能有若干個分公司,但分公司不是獨立的法人,僅僅是集團公司的內部組織層次。
2.控股層。是指其產權被集團公司所控制的子公司。依照其被控制程度可劃分為全資子公司和非全資子公司兩類,它們都是獨立的法人。
3.關聯層。關聯層是那些由集團公司參股卻未達到控股程度的企業(yè),它們也是獨立的法人,且其經營活動一般不會受制于集團公司。
以上三個層次的企業(yè)獨立的法人,也是獨立的會計主體。企業(yè)集團會計的目標是編制反映企業(yè)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合并會計報表,因此應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的企業(yè)集合就是企業(yè)具體會計的主體。就是說:企業(yè)集團會計的主體只包括屬于核心層和控股層的企業(yè),而剔除了關聯層企業(yè)。
二、企業(yè)集團會計的對象
企業(yè)會計的對象是企業(yè)的資金運動,即資金進入企業(yè)、退出企業(yè)、以及在企業(yè)內部的循環(huán)和周轉,那么是否可以得出結論說:企業(yè)集團會計的對象就是企業(yè)集團的資金的運動呢?
企業(yè)集團會計的最終目標是合并會計報表,其反映的是核心層和控制層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但是,由于合并財務報表是以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為基礎進行編制的,因此,以合并財務報表為最終產品的企業(yè)集團會計,無需研究個別企業(yè)如何系統、全面地反映其自身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資金運動,而主要研究如何在個別財務報表的基礎上編制合并財務報表。
所以,只有那些影響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的、企業(yè)集團內部的核心層和控制層以及屬于控制層的各子公司之間的資金運動才是企業(yè)集團會計的對象。這些資金運動可劃分為三類:資本性價值運動、商品性價值運動、融資性價值運動,如下表所示。
為了便于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要求企業(yè)集團內部各企業(yè)編制的個別財務報表必須對這些資金運動所引起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變動予以專門列示。如何列示它們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以及如何在合并財務報表工作底稿中抵消企業(yè)集團內部的核心層和控制層以及屬于控制層的各子公司之間的資金運動的影響,成為企業(yè)集團會計的著眼點。
三、企業(yè)集團會計模式
如果母公司擁有子公司全部產權,即該子公司為全資子公司,則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資金運動所產生的影響應全部從合并財務報表中消除或抵消,這時不存在會計模式選擇問題。
但是,如果母公司并不擁有子公司全部產權,即該子公司為母公司的非全資子公司,這時就產生了會計模式選擇問題。此時,企業(yè)集團會計有兩種會計模式可供選擇:一種是母公司模式,一種是實體模式。
1.母公司模式。采用這種模式實際上是將合并財務報表看作母公司財務范圍的擴大,并不將子公司當作獨立的法人對待,在編制內部財務報表時,只是按母公司擁有子公司的產權比例來抵消它們之間進行的交易的財務影響。
2.實體模式。采用這種模式是將合并財務報表看作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組成的經濟聯合體的報表,在這個經濟聯合體中,母公司擁有占統治地位的產權,而子公司擁有占從屬地位的產權,雖然兩種產權實力不等,但在合并財務報表上一視同仁。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對于企業(yè)集團內部各企業(yè)之間的交易所產生的財務影響全部抵消。
與母公司模式相比較,實體模式能夠更好地反映整個企業(yè)集團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四、組建企業(yè)集團時的會計處理
企業(yè)集團的組建是通過資本性投資完成的。企業(yè)集團內部資本性投資是指核心層與控股層之間、控股層企業(yè)相互之間進行的權益性投資。
1.核心層組建時資本合并的會計處理。核心層企業(yè)的組建方式,既可采用吸收合并,也可采用新設合并;有兩種會計處理方法可供選擇,一種叫購買結合會計,一種叫權益聯營會計。其中,購買結合會計是用購買其他企業(yè)凈資產的方式進行企業(yè)結合的會計處理的方法,通常在企業(yè)結合之前先對被結合企業(yè)的資產進行評估,并對其債權債務進行核實,然后確定購買價格。權益聯營會計是反映多個企業(yè)的股東同意聯合在一起作為從事聯合經營的共同所有人的會計處理方法,在這種會計方法下,企業(yè)進行結合時無需進行資產評估,可直接按凈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賬務處理。
至于采用何種會計方法,則要視企業(yè)結合方式以及產權取得方式而定。
一般說來,企業(yè)吸收合并時都采用購買結合會計。新設合并時,不同的產權取得方式將影響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采用新設企業(yè)發(fā)行股票的方式從被結合企業(yè)的股東手中換取被結合企業(yè)產權的,這一合并既可以看作新設企業(yè)購買參與合并的原各企業(yè),也可以看作參與合并的原各企業(yè)的股東同意聯合在一起進行聯合經營。因此,新設合并既可以采用購買結合會計,也可以采用權益聯營會計。
2.控股層控制關系建立時的會計處理。通過吸收合并或者新設合并,形成了一家企業(yè)――一家規(guī)模擴大的企業(yè),并不是形成企業(yè)集團,因此不存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問題。但是控股關系的建立,產生了母子公司關系,組成了企業(yè)集團,在此情況下,為了全面地反映整個企業(yè)集團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就必須編制合并財務報表。
企業(yè)控制關系的建立,一家企業(yè)要控制另一家企業(yè),既可以取得其全部股份,也可僅取得其控股股份。相應地,其會計模式既可以采用母公司模式,也可以采用實體模式;其會計處理方法既可以采用購買結合會計,也可以采用權益聯營會計。
五、企業(yè)集團建立后各期末的會計處理
企業(yè)集團建立后各會計期末,母公司應當以控制為基礎來確定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并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為基礎編制合并財務報表。這里所說的控制,應當是實際的、有效的控制,而不僅僅是擁有半數以上的股權。母公司需要編制的合并財務報表包括:合并資產負債表、合并利潤表、合并現金流量表,以及附注等。
1.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之前應做的工作。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之前,母公司應當統一子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保持一致;母公司還應當統一子公司的會計期間,使子公司的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保持一致。
子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策以及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必要的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另行編報財務報表。
合并財務報表由母公司編制。母公司應當以母公司自身和其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為基礎,根據其他有關資料,按照權益法調整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并抵消集團內部交易的影響后編制。
2.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應予以抵銷的主要項目。合并財務報表的核心是編制抵銷分錄,母公司為編制合并財務報表而編制的抵銷分錄應當完整、正確。主要包括: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所享份額應當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的債權與債務項目應當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的營業(yè)收入和營業(yè)成本應當抵銷;所形成的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應當抵銷;相應的固定資產折舊或無形資產攤銷多計或少計金額應當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持有對方債券所產生的投資收益,與對方的利息費用應當抵銷。母公司對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持有對方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應當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的其他內部交易對合并資產負債表以及合并利潤表的影響應當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的內部交易對合并現金流量表的影響應當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的內部交易對合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影響應當抵銷。
3.應當在附注中披露的有關企業(yè)合并的信息。子公司的清單,包括企業(yè)名稱、注冊地、業(yè)務性質、母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決權比例;子公司所采用的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會計政策,以及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的會計處理方法;子公司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會計期間,以及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會計處理方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