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段文濤
編者按 增值稅稅率下調(diào),究竟會給企業(yè)帶來哪些實質(zhì)性影響呢?作者認為,在具體操作中,關鍵要看是否按含稅價交易,還要考慮加計扣除等增加稅收抵扣的一系列配套措施,以及出口退稅率的調(diào)整等。
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yè)等行業(yè)現(xiàn)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yè)、建筑業(yè)等行業(yè)現(xiàn)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yè)稅負明顯降低;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采取對生產(chǎn)、生活性服務業(yè)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性措施,確保所有行業(yè)稅負只減不增,繼續(xù)向推進稅率三檔并兩檔、稅制簡化方向邁進。那么,增值稅稅率的下調(diào),究竟會給企業(yè)帶來哪些實質(zhì)性影響呢?由于納稅人多采用銷售額和銷項稅額合并定價的方法,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因此,筆者認為,在具體操作中,關鍵要看是否按含稅價格交易。
以含稅價格交易
增值稅稅率下調(diào)后,如果企業(yè)以含稅價格交易,稅負變化情況如何呢?
舉例來說,假設制造企業(yè)聞濤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聞濤公司)的購銷業(yè)務均以含稅價格計價(約定不因稅率調(diào)整而改變交易價格),原適用稅率16%,在稅率調(diào)整后適用稅率13%。本月銷售貨物收取款項價稅合計1160萬元,購進原材料支付款項價稅合計696萬元,且當月已全部用于生產(chǎn),支付運輸費用價稅合計110萬元。
在稅率調(diào)整前,聞濤公司本月不含稅銷售額=1160÷(1+16%)=1000(萬元);當期銷項稅額=1000×16%=160(萬元)。購進貨物不含稅價款=696÷(1+16%)=600(萬元),購進貨物當期進項稅額=600×16%=96(萬元);購買服務不含稅價款=110÷(1+10%)=100(萬元),購買服務當期進項稅額=100×10%=10(萬元)。本月應納增值稅稅額=160-96-10=54(萬元)。
由于購銷業(yè)務原已約定以含稅價格交易,稅率調(diào)整后,聞濤公司本月不含稅銷售額=1160÷(1+13%)=1026.55(萬元);當期銷項稅額=1026.55×13%=133.45(萬元),較原稅率計算的稅額少26.55萬元(160-133.45)。同時,由于購銷業(yè)務均以含稅價格計價,聞濤公司收入相應增加26.55萬元。購進貨物不含稅價款=696÷(1+13%)=615.93(萬元),購進貨物當期進項稅額=615.93×13%=80.07(萬元),較原稅率計算的稅額少15.93萬元(96-80.07),聞濤公司成本相應增加15.93萬元。購進服務不含稅價款=110÷(1+9%)=100.92(萬元),當期進項稅額=100.92×9%=9.08(萬元),較原稅率計算的稅額少0.92萬元(10-9.08),聞濤公司成本相應增加0.92萬元。本月應納增值稅稅額=133.45-80.07-9.08=44.30(萬元)。
稅率調(diào)整后,聞濤公司較調(diào)整前少繳納增值稅9.70萬元(54-44.30),減少應納稅額比例為17.96%。
由于交易均以原約定的含稅價格計價,本次稅率降低后,向聞濤公司銷售原材料的企業(yè),其銷項稅額(即聞濤公司的進項稅額)減少15.93萬元(96-80.07);提供運輸服務的企業(yè)的銷項稅額(即聞濤公司的進項稅額)減少0.92萬元(10-9.08);生產(chǎn)、銷售貨物的聞濤公司,其銷項稅額減少26.55萬元、進項稅額減少16.85萬元,自身應納增值稅稅額減少9.7萬元。同時,聞濤公司的銷售收入增加26.55萬元,成本增加16.85萬元,稅前利潤也相應增加9.70萬元。
這就意味著,該批貨物因降低增值稅稅率而整體減少的26.65萬元增值稅稅額,最終由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和銷售環(huán)節(jié)的企業(yè)分別享受。
以不含稅價交易
如果購銷均以不含稅價格計價,情況則有所不同。
按照約定,聞濤公司本月銷售貨物收取不含稅價款1000萬元,購進原材料支付不含稅價款600萬元,且當月已全部用于生產(chǎn),支付不含稅運輸費用100萬元,增值稅稅額均按當期適用稅率另計(遇稅率變化相應調(diào)整)。
在稅率調(diào)整前,當期銷項稅額=1000×16%=160(萬元);購進貨物當期進項稅額=600×16%=96(萬元),購進運輸服務當期進項稅額=100×10%=10(萬元);本月應納增值稅稅額=160-96-10=54(萬元)。
在稅率調(diào)整后,當期銷項稅額=1000×13%=130(萬元),較原稅率計算的稅額少30萬元(160-130),聞濤公司本月的銷售收入無變化仍為1000萬元。購進貨物當期進項稅額=600×13%=78(萬元),較原稅率計算的稅額減少18萬元(96-78),成本無變化;購買服務當期進項稅額=100×9%=9(萬元),較原稅率計算的稅額少1萬元(10-9),成本無變化。本月應納增值稅稅額=130-78-9=43(萬元)。
稅率調(diào)整后,聞濤公司較調(diào)整前少繳納增值稅11萬元(54-43),減稅比例為20.37%。
假設聞濤公司當月生產(chǎn)的貨物均由某小規(guī)模納稅人(或非一般納稅人購買自用,或一般納稅人購進后用于不能抵扣進項的項目等)購買,如按原稅率計稅應支付聞濤公司貨款價稅合計為1160萬元。但由于事先已約定是以不含稅價格計價、增值稅按當期適用稅率另計,本次稅率降低后,生產(chǎn)銷售貨物的聞濤公司銷項稅額減少30萬元,進項稅額減少19萬元(18+1),其自身應納增值稅額減少11萬元,收入、成本及利潤均未發(fā)生變化。
由于聞濤公司銷售貨物應計的銷項稅額(由購買方支付的稅額)減少30萬元,購買方只需支付給其貨款價稅合計1130萬元(不含稅價款1000萬元、增值稅130萬元),即減少了應支付的增值稅30萬元。這就意味著,因降低稅率而整體減少的30萬元增值稅稅額,最終由終端購買方享受了優(yōu)惠。
增值稅屬于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銷售環(huán)節(jié)產(chǎn)生的價外稅,在各環(huán)節(jié)中依次轉(zhuǎn)嫁,由銷售方向購買方收取,最終由終端購買使用者承擔。增值稅稅率下降,不一定能讓所有環(huán)節(jié)的市場主體都能得利,在減稅幅度既定的情況下,各相關市場主體具體的減稅效果還要看每項業(yè)務所涉及貨物(勞務、服務等)的供需關系、計價方式以及各方的議價能力。
關注后續(xù)相關政策
實務中,雖然各市場主體的購銷業(yè)務及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構成遠比上述案例復雜得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增值稅稅率降低后,國家最終征收的稅款必然是相應減少了,至于各市場主體如何分配因降低稅率帶來的減稅紅利,則受市場地位等諸多因素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降低16%、10%兩檔稅率,可能導致適用6%稅率的企業(yè)進項稅額減少。為抵消這種影響,預計相關部門還將出臺對生產(chǎn)、生活性服務業(yè)采取加計扣除等增加稅收抵扣的一系列配套措施,這都將帶來一定程度的減稅效應。
對于外貿(mào)企業(yè)而言,按照慣例,從事出口貨物、跨境應稅行為適用的16%和10%的出口退稅率,很可能也會分別下調(diào)。同時,相應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也將隨銷售方稅率降低而減少。筆者提醒相關外貿(mào)企業(yè),關注后續(xù)政策的出臺及過渡期政策的規(guī)定。
按照現(xiàn)行稅制,隨同納稅人繳納的增值稅還應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附加稅費),銷售方因增值稅稅率降低而減少的應納稅額,相應還將帶來應繳附加稅費的減少。
總之,隨著一系列稅收優(yōu)惠政策的落地,相關市場主體將會有更多的獲得感。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長沙市稅務局稽查局)